接線盒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元器件的電流,一個是最大工作電流,一個是短路電流。當然,元件發生短路電流時能輸出的最大電流,所以建議以元件的短路電流作為參考值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上述提到的短路電流或最大電流是指環境溫度25℃、標準光照強度1000W/m2、AM1.5條件下的測試數據,因此也要考慮到不同區域的光照強度會發生變化。需要知道你生產的元器件是在哪個區域使用的,這個區域的最大光照強度是多少。那么通過比較電池的電流曲線和光照強度來考察可能的最大電流,然后選擇接線盒的額定電流應該是合理的。
目前找接線盒,元器件購買者說需要W以上的接線盒,很不科學。你要提供你的元器件的參數,即特定使用環境下的開路電壓、開路電流、開路電壓只與二極管的反向耐受電壓有關,一般都能滿足,參考一下就好,因為晶硅電池的發電太陽能原理是低電壓大電流,所以一定要注意接線盒的電流。

接線盒最重要的是其穩定性和可靠性,能夠滿足長期安全使用。所以布線的散熱和二極管的節溫很重要。只有當溫度節約低,接線盒結構散熱好,才能保證接線盒長期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低二極管節溫器有很多優點,一是保證接線盒本身的安全,二是關系到元器件的安全。接線盒經過認證。就他而言,大家用的材料都差不多,防護等級都是經過測試的。只要供應商不使用他們的材料,在選擇接線盒時就不需要做環境測試。
因此,在為元件工廠選擇接線盒時,注意三個指標就足夠了:
第一個方面是二極管額定電流和溫度節省的測試結果。
因為二極管的節溫器太高,會導致二極管本身的損壞,壽命降低,所以要了解半導體的使用壽命,對接線盒本身的安全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。此外,過高的溫度可能會長期危及部件的安全,例如,過高的溫度可能會導致背板松動等。非常危險!
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接線盒恒溫75℃,通過標稱額定電流1小時,二極管節點溫度在179℃以上,這是一個可怕的數據。做元器件的朋友都知道,元器件疊片的溫度應該在150℃左右。想想179℃有多危險,因為我們測量的是二極管盒的表面溫度,二極管芯片的溫度會更高。二極管的引腳都是銅的,銅的導熱系數比塑料封裝材料高很多,所以接線端子的溫度會很高。目前很多接線盒廠家都想降低盒內二極管的節溫。接線端子設計得非常大,可以滿足TUV試驗中二極管的保溫要求,以便將二極管的工作熱量傳導到端子上。但是由于熱量是塑料外殼,散熱很慢。在這種情況下,滿足TUV試驗沒有問題,因為試驗條件是通過1小時的額定電流,另一個是通過1.25倍的額定電流1小時。此時,不計算二極管溫度節省。目前市面上很多接線盒都有200℃以上的保溫,接線盒本身可能會受熱變形。但是,這時候按照標準,我們只看二極管的功能,不看其他。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,屏蔽效果的時間是不確定的。所以長時間工作,熱量不會長時間散發和積聚,對接線盒本身的安全構成很大的潛在威脅,完全存在造成背板粘接層變軟的可能性。
第二個方面是關心接線盒的整體電阻,因為這涉及到功率損耗??荚嚳梢赃@樣。將接線盒連接器的正負電極連接在一起,然后用微歐姆表測量兩側端子頭的總電阻。該電阻值是接線盒(包括長期運行的電線)的總電阻。電阻越大,盒子的功率損耗越大,非常不利!目前240W以上的156多晶元器件,大部分都是采用雙排二極管設計的。因為考慮認證時二極管的節溫器要滿足測試,端子設計很大,所以接線盒整體電阻比較大。通常目前市面上的產品電阻都在13毫歐以上。如此大的電阻功率損耗對于元器件來說也是一個可怕的數據。
第三個方面是運行中的箱體漏電流,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參數。漏電流越大,電池功率損耗越大,并且隨著工作溫度的升高,漏電流迅速增大。因此,在選擇接線盒時,也應考慮工作條件下的泄漏電流。目前大家使用的肖特基二極管在這方面都有不足,一些廠家應該已經對二極管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以滿足高溫環境下漏電流增大的問題。
上一篇: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及其應用前景不可限量 下一篇:對于光伏發電的部分優點